來源:中華素食網
2010年01月25日 作者: 來源:摘自《向肉食說NO》
2010年01月25日 作者: 來源:摘自《向肉食說NO》
一 、動物有多少病
馬天英教授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:"有一次我到埃及開羅大學參觀,院長指著一個瓶子,內有用酒精泡著的細蛇般的絛蟲。他說:這絛蟲是來自中國的。我聽後不大高興,馬上問道:為什麼?院長說:因為中國是世界上吃豬肉人數最多的國家,所以害絛蟲病的人也佔世界首位,旋毛蟲和蛔蟲均居世界第一,故世界各國都向中國購買這種蟲作標本。我聽後無話可答。"
1. 疾病叢生的動物
看到這個故事,我心裡也很沉重。當大家吃肉的時候,都只想到肉的味道鮮美、肉多麼有營養。但是,又有多少人瞭解動物會生病甚至會生致命的疾病?又有多少人會想到吃生了病的動物的肉會危害自己的健康呢?
我看到一篇醫學院的學生寫的文章,他說:
人有時很奇怪,假如知道某人有病,即使是親人,也不敢用他用過的碗筷,甚至怕吃到他的剩菜,怕吃到他的一滴唾液。而且和人類共餐,常強調公筷母匙,大家都認為這叫講究衛生。假如親人肉上長膿包,大多數人也絕不敢去吸他的肉和膿液。
但是,人們卻常把很多不知有沒有生病的動物,大塊大塊的屍體(當然含唾液、體液)放入口中嚼食,也把其肉汁、血液(比唾液嚴重得多)放入口中吸,還說好吃,完全都沒考慮,這是否符合自己對人時所講究的衛生觀念?可能是動物比人更乾淨健康吧!
他說得的確非常有道理。即使是親人生病了,我們都怕傳染自己。可是,我們卻吃著生了各種疾病的動物肉類,還說非常"好吃"。要知道,現在世界各地的養殖場實行集約化生產、工廠化經營、超密集化養殖。動物在其短暫的一生中,往往因為驚嚇、捕捉、運輸、過冷、過熱、擁擠、混群、缺氧、感染、環境污染、毒物污染、飼料發霉、營養缺乏、缺水、斷料、注射疫苗、中毒等感染各種各樣的疾病,甚至患癌。
動物的普通病主要包括內科、外科和產科疾病三類。內科疾病有消化、呼吸(家畜)、泌尿、神經、心血管、血液造血器官、內分泌、皮膚、肌肉、骨骼等系統疾病以及營養代謝、中毒、遺傳、免疫、幼畜疾病等。外科疾病主要有外傷、四肢病、蹄病、眼病等。產科疾病可根據其發生時期分為懷孕期疾病、分娩期疾病、產後期 疾病,以及乳房疾病、新生幼畜疾病等。據調查,豬在37~130日齡期間,消化系統疾病佔33.1%,呼吸系統疾病佔27.3%,細菌性疾病佔 15.2%。豬瘟、雞新城疫及傳染性胸膜炎等疾病,雖然不會傳染人類,但是,病原體可在動物體內大量繁殖,致使組織器官膿腫、潰瘍,毒性物質儲積,最終影響到人類的健康。
與陸地動物一樣,水產動物的普通疾病也非常多。據有關部門調查,目前國內魚蝦病害種類已達200多種。如蝦鱒等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、鱖傳染性肝腎壞死病、草魚出血病、鯉痘瘡病等。細菌性爛鰓病造成魚體色發黑,食慾減退,打開病魚的鰓蓋可見鰓蓋內表面的皮膚充血發炎,中間部分常爛成圓形的透明小窗,俗稱"開天窗"。
動物寄生蟲病和普通病由於多呈隱襲性或慢性,常造成畜禽發育遲緩、生育能力降低、疾病叢生,甚至導致死亡,其損失也較嚴重。另外,動物寄生蟲疾病還能傳染給人類,嚴重危害人類健康。
我國經常暴發動物疫情。農業部每個月的《獸醫公報》上,都會發佈《動物疫情通報》的統計。對於生病的動物肉,我國允許把某些病畜肉作為原料製作"有條件可食肉"。所謂有條件可食肉是指:"僅有一般性的傳染病,輕度感染的寄生蟲病以及普通疾病,或僅有個別器官有病變的肉",經高溫處理、冷凍處理、鹽醃處理、 產酸處理及切除病患部位等無害化處理後可以食用。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佈的《肉類加工廠衛生規範》指出有條件可食肉:指必須經過高溫、冷凍或其他有效方法處理,達到衛生要求,人食無害的肉。
楊文友、瞿曉瑜在1996年第四期《肉類工業》發表的《豬丹毒胴體無害化處理試驗研究及應用》中指出:四川省某縣肉聯廠在旺季生產時,病豬多,有條件食用的動物屍體高達1.5%。對其中265頭豬胴體,經過應用病理學、微生物學診斷,發現患豬丹毒144頭(54.8%),肺疫12頭(4.9%),豬瘟9頭 (3.4%),物理性死亡90頭(34.2%)。那麼,全國有多少肉聯廠啊?還有相當多的肉聯廠要比該縣肉聯廠規模大得多!這樣的話,全國人民每天要吃掉多少有條件食用的肉啊?想起這個問題來,都感覺好可怕。
我國的《無公害豬肉衛生檢驗規程》明確說:宰後檢驗發現豬口蹄疫、豬傳染性水皰病、豬瘟等傳染病時,同群豬送急宰間,胴體、內臟送有條件可食用車間按不同情況進行不同處理,處理後方可出廠(場),皮、毛、血、骨進行消毒後方可出廠(場);宰後檢驗發現患其他疾病的豬根據具體情況,病豬胴體及內臟或送"有條件食用肉處理間"加工利用,或化制、銷毀。如果發現豬肺線蟲、細頸囊尾蚴、腎蟲、豬華枝睾吸蟲、豬漿膜線蟲等,肌肉無變化者,剔除病變部分化制或銷毀,其餘部分高溫處理後出廠;病變輕微,剔除病變部分化制或銷毀,其餘部分不受限制。《無公害豬肉衛生檢驗規程》還明確規定:如果屠宰後檢驗發現動物患有普通病、中毒或局部病損時,只把創傷、化膿、炎症、硬變、壞死、寄生蟲損害、嚴重的淤血、出血、病理性肥大和萎縮、異色、異味及其他有礙衛生的部分割除,其餘部分不受限制。
2. 動物患癌症也不稀奇
你可能沒有想到,現在,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動物患了癌症。從屠宰後的統計數字來看,動物的惡性腫瘤高於良性腫瘤,雞的馬立克氏病平均佔屠宰數的7%。有的地區,惡性腫瘤可佔動物腫瘤數的88%。陳玉漢、陳灼懷、肖振德在刊登於《家畜與家禽的原發性肝癌17例報告》中指出:動物中的原發性肝癌已見於牛、山羊、 綿羊、熊、猴、豬、鴨、火雞、鴿、犬、馬和魚。
原發性肝癌也是人群中常見的惡性腫瘤,在一些國家與地區,死於瘤症者中佔第二位或第三位。國內外文獻中近10~15年來動物間的原發性肝癌的報導增多,並與人的肝癌發生率的上升有相應跡象。最近,腫瘤研究部門對家禽、家畜進行了一次腫瘤普查。他們解剖了大量的羊、驢和雞,結果發現,在調查的91頭羊和30多頭驢中,各發現兩例乳頭狀瘤;在269隻雞中,已有11只患有肝癌、胃癌及惡性畸胎瘤等不同類型的癌症。由此看來,雞的癌症發生率最高,達4.09%, 其中以消化系統癌症所佔比重最大。
早些時候,日本科學家就曾在魚類中發現了癌症,無論海洋或江河中的魚類均可患癌,如鮭多易患甲狀腺癌,其他魚類可患纖維瘤、軟骨瘤及淋巴肉瘤等。另外,如蛙類、鳥類中都曾經發現癌症。在哺乳動物中,如鼠、兔、豚、鼠、狗、馬,以及野生的熊、刺蝟、狼等,也會患癌症。而患有癌症的動物,外表根本看不出來,檢查起來非常不易,檢查員也不可能將每隻患癌症的動物都挑出來。
馬天英教授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:"有一次我到埃及開羅大學參觀,院長指著一個瓶子,內有用酒精泡著的細蛇般的絛蟲。他說:這絛蟲是來自中國的。我聽後不大高興,馬上問道:為什麼?院長說:因為中國是世界上吃豬肉人數最多的國家,所以害絛蟲病的人也佔世界首位,旋毛蟲和蛔蟲均居世界第一,故世界各國都向中國購買這種蟲作標本。我聽後無話可答。"
1. 疾病叢生的動物
看到這個故事,我心裡也很沉重。當大家吃肉的時候,都只想到肉的味道鮮美、肉多麼有營養。但是,又有多少人瞭解動物會生病甚至會生致命的疾病?又有多少人會想到吃生了病的動物的肉會危害自己的健康呢?
我看到一篇醫學院的學生寫的文章,他說:
人有時很奇怪,假如知道某人有病,即使是親人,也不敢用他用過的碗筷,甚至怕吃到他的剩菜,怕吃到他的一滴唾液。而且和人類共餐,常強調公筷母匙,大家都認為這叫講究衛生。假如親人肉上長膿包,大多數人也絕不敢去吸他的肉和膿液。
但是,人們卻常把很多不知有沒有生病的動物,大塊大塊的屍體(當然含唾液、體液)放入口中嚼食,也把其肉汁、血液(比唾液嚴重得多)放入口中吸,還說好吃,完全都沒考慮,這是否符合自己對人時所講究的衛生觀念?可能是動物比人更乾淨健康吧!
他說得的確非常有道理。即使是親人生病了,我們都怕傳染自己。可是,我們卻吃著生了各種疾病的動物肉類,還說非常"好吃"。要知道,現在世界各地的養殖場實行集約化生產、工廠化經營、超密集化養殖。動物在其短暫的一生中,往往因為驚嚇、捕捉、運輸、過冷、過熱、擁擠、混群、缺氧、感染、環境污染、毒物污染、飼料發霉、營養缺乏、缺水、斷料、注射疫苗、中毒等感染各種各樣的疾病,甚至患癌。
動物的普通病主要包括內科、外科和產科疾病三類。內科疾病有消化、呼吸(家畜)、泌尿、神經、心血管、血液造血器官、內分泌、皮膚、肌肉、骨骼等系統疾病以及營養代謝、中毒、遺傳、免疫、幼畜疾病等。外科疾病主要有外傷、四肢病、蹄病、眼病等。產科疾病可根據其發生時期分為懷孕期疾病、分娩期疾病、產後期 疾病,以及乳房疾病、新生幼畜疾病等。據調查,豬在37~130日齡期間,消化系統疾病佔33.1%,呼吸系統疾病佔27.3%,細菌性疾病佔 15.2%。豬瘟、雞新城疫及傳染性胸膜炎等疾病,雖然不會傳染人類,但是,病原體可在動物體內大量繁殖,致使組織器官膿腫、潰瘍,毒性物質儲積,最終影響到人類的健康。
與陸地動物一樣,水產動物的普通疾病也非常多。據有關部門調查,目前國內魚蝦病害種類已達200多種。如蝦鱒等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、鱖傳染性肝腎壞死病、草魚出血病、鯉痘瘡病等。細菌性爛鰓病造成魚體色發黑,食慾減退,打開病魚的鰓蓋可見鰓蓋內表面的皮膚充血發炎,中間部分常爛成圓形的透明小窗,俗稱"開天窗"。
動物寄生蟲病和普通病由於多呈隱襲性或慢性,常造成畜禽發育遲緩、生育能力降低、疾病叢生,甚至導致死亡,其損失也較嚴重。另外,動物寄生蟲疾病還能傳染給人類,嚴重危害人類健康。
我國經常暴發動物疫情。農業部每個月的《獸醫公報》上,都會發佈《動物疫情通報》的統計。對於生病的動物肉,我國允許把某些病畜肉作為原料製作"有條件可食肉"。所謂有條件可食肉是指:"僅有一般性的傳染病,輕度感染的寄生蟲病以及普通疾病,或僅有個別器官有病變的肉",經高溫處理、冷凍處理、鹽醃處理、 產酸處理及切除病患部位等無害化處理後可以食用。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佈的《肉類加工廠衛生規範》指出有條件可食肉:指必須經過高溫、冷凍或其他有效方法處理,達到衛生要求,人食無害的肉。
楊文友、瞿曉瑜在1996年第四期《肉類工業》發表的《豬丹毒胴體無害化處理試驗研究及應用》中指出:四川省某縣肉聯廠在旺季生產時,病豬多,有條件食用的動物屍體高達1.5%。對其中265頭豬胴體,經過應用病理學、微生物學診斷,發現患豬丹毒144頭(54.8%),肺疫12頭(4.9%),豬瘟9頭 (3.4%),物理性死亡90頭(34.2%)。那麼,全國有多少肉聯廠啊?還有相當多的肉聯廠要比該縣肉聯廠規模大得多!這樣的話,全國人民每天要吃掉多少有條件食用的肉啊?想起這個問題來,都感覺好可怕。
我國的《無公害豬肉衛生檢驗規程》明確說:宰後檢驗發現豬口蹄疫、豬傳染性水皰病、豬瘟等傳染病時,同群豬送急宰間,胴體、內臟送有條件可食用車間按不同情況進行不同處理,處理後方可出廠(場),皮、毛、血、骨進行消毒後方可出廠(場);宰後檢驗發現患其他疾病的豬根據具體情況,病豬胴體及內臟或送"有條件食用肉處理間"加工利用,或化制、銷毀。如果發現豬肺線蟲、細頸囊尾蚴、腎蟲、豬華枝睾吸蟲、豬漿膜線蟲等,肌肉無變化者,剔除病變部分化制或銷毀,其餘部分高溫處理後出廠;病變輕微,剔除病變部分化制或銷毀,其餘部分不受限制。《無公害豬肉衛生檢驗規程》還明確規定:如果屠宰後檢驗發現動物患有普通病、中毒或局部病損時,只把創傷、化膿、炎症、硬變、壞死、寄生蟲損害、嚴重的淤血、出血、病理性肥大和萎縮、異色、異味及其他有礙衛生的部分割除,其餘部分不受限制。
2. 動物患癌症也不稀奇
你可能沒有想到,現在,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動物患了癌症。從屠宰後的統計數字來看,動物的惡性腫瘤高於良性腫瘤,雞的馬立克氏病平均佔屠宰數的7%。有的地區,惡性腫瘤可佔動物腫瘤數的88%。陳玉漢、陳灼懷、肖振德在刊登於《家畜與家禽的原發性肝癌17例報告》中指出:動物中的原發性肝癌已見於牛、山羊、 綿羊、熊、猴、豬、鴨、火雞、鴿、犬、馬和魚。
原發性肝癌也是人群中常見的惡性腫瘤,在一些國家與地區,死於瘤症者中佔第二位或第三位。國內外文獻中近10~15年來動物間的原發性肝癌的報導增多,並與人的肝癌發生率的上升有相應跡象。最近,腫瘤研究部門對家禽、家畜進行了一次腫瘤普查。他們解剖了大量的羊、驢和雞,結果發現,在調查的91頭羊和30多頭驢中,各發現兩例乳頭狀瘤;在269隻雞中,已有11只患有肝癌、胃癌及惡性畸胎瘤等不同類型的癌症。由此看來,雞的癌症發生率最高,達4.09%, 其中以消化系統癌症所佔比重最大。
早些時候,日本科學家就曾在魚類中發現了癌症,無論海洋或江河中的魚類均可患癌,如鮭多易患甲狀腺癌,其他魚類可患纖維瘤、軟骨瘤及淋巴肉瘤等。另外,如蛙類、鳥類中都曾經發現癌症。在哺乳動物中,如鼠、兔、豚、鼠、狗、馬,以及野生的熊、刺蝟、狼等,也會患癌症。而患有癌症的動物,外表根本看不出來,檢查起來非常不易,檢查員也不可能將每隻患癌症的動物都挑出來。
那麼,當動物有疾病甚至長癌或腫瘤時,你知道動物肉是怎麼處理的嗎?我國的《無公害豬肉衛生檢驗規程》規定:如果宰後發現腫瘤時,只在一個器官發現腫瘤病變,胴體不瘠瘦,並無其他明顯病變者,病變臟器作化制或銷毀,其餘部分高溫處理。也就是說,把癌症部位拋棄,其他部位的肉高溫處理後銷售了。那麼,我們每年究竟吃進多少患有各種疾病甚至癌症,然後經過無害化處理過的肉食?即使像美國這樣檢驗嚴格的國家,某天發現檢查的動物屍體中,竟有兩萬五千頭患有眼癌的牛屍體被送到市場上出售。現在,美國患血癌的牛和雞越來越多,美國的小孩罹患血癌致死的也越來越多,這是不是吃患癌症的動物肉造成的呢?
愛吃就別說噁心!! ↑肯德基炸雞中出現蛔蟲
留言